
【鹿卡带你去旅行】周宁小城不一般!!
今年十一假期,遇上国庆和中秋,8天的假期,应朋友的邀请,去到了他的家乡——周宁县
周宁县(古属福宁府宁德县)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于北纬 26°53′-27°19′,东经119°06′-119°29′之间。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宁德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土地总面积1047.1平方公里。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800米,县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称。
周宁的清晨和夜晚
去之前,其实我对周宁没什么概念,这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旅游景区也不出门的地方,对于周宁的印象,基本都源自在当年那批做钢材生意的周宁人上吧。
这次所谓的自驾,其实并没开自己的车,是蹭了朋友的返乡车,一辆的GM8商务车。我也是第一次坐(开)这么长时间的商务车,也算是深度体验了一吧。总体来说,十来个小时下来,乘坐感是舒适的,第二排座椅前后调节,靠背的自由调节(可惜是手动),腿托倒是电动的。驾驶需要一定的熟悉时间,较大的车体也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只是刹车调教偏软,前段几乎没有制动力,高速上不能给人信心。
一早从上海出发,到周宁县城,已是晚上七点多,几个人也是饥肠辘辘,在朋友父亲的带领下,我正式开始融入了周宁这个小县城。
如果没有当地人的带领,我估计不太可能选择这里作为吃饭的地方,但是往往就是这种不起眼的地方,才藏着当地的地道美味。我当时发了个朋友圈,结果引来许多朋友的打听,可当他们知道这是在离上海600多公里外的周宁后,纷纷遗憾。
二楼的包房,条件确实简陋,门外的屋檐向我在说明这些房子的年岁,中间的一锅开水不是火锅,是让我们烫餐具的。
一大锅羊杂,内容足够丰富,店家自制的蘸料,略带酸辣,用来蘸羊肉有种说不出的搭配,再来一口小酒,绝了。
泥鳅汤,应该是加了当地的红曲酒,色泽红亮,微辣,一碗汤下肚,整个人都通透了,一天的疲劳已然不见。
后面几天,跟着朋友吃了几顿宵夜,如果说周宁县城的夜生活内容不是很丰富,那夜宵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这是县城内的主干道的一座桥上,听朋友说,到了晚上九点以后,就允许夜排挡摆出来了。
桥面上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桥下是孱孱溪水,自顾流淌
这里的生蚝很便宜,一个两块,我们第一天吃了150多个,没有拉肚子,品质还可以。还有拿着篮子到处兜售自制小菜的美女,一份鸡爪25块,小贵,味道还可以。
清晨,所有的喧闹都已消散,街道恢复了清净,县城在睡梦中慢慢苏醒。
这就是晚上夜排挡一条街,远处的青山提醒我,这里是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地方,如果平移到上海,上海中心的顶部还在那山沟沟里。
由于周宁县城并不出名,所以县城能很好的保留着他原始的风貌。
现代化的招牌和传统甚至有些破败的房屋。
在我拍摄的几天后,这里被几个无证酒驾的青年给撞毁了,无证还酒驾,小伙害人害已,怕是要吃一段时间的牢饭了。
据朋友说是最正宗的一家了,也一起被撞毁了。
这就是扁肉,类似馄饨,只是皮更薄,肉由于反复捶打而更有嚼劲。当地人喜欢放醋放辣酱。
这里也有一条梧桐路,可以想见,不久后,满地的梧桐叶,午后的阳光洒落下来,走在这条路上,该多治愈。
第一天晚上吃羊杂汤的弄堂
当地有不少中草药,很多菜也有带中草药的做法。
后来有一天一大早去仙凤山拍照,回来就在这里吃的早饭。
小肠汤,一大清早吃这个倒也没觉得腻,反而很清爽,估计里面放了中草药。
葱油拌面和上海口感差不多,重点是放了猪油。
没有了夜晚的灯光,小溪也从妩媚变得清秀。
白鹭悠然的在溪中觅食
周宁的山水
周宁其实有着很不错的旅游资源,但是并没有大力开发和宣传,一些景区不收门票,停车场也不收停车费(这真的很好),风景完全不输那些4A、5A景区,想想也挺好笑的,这些自然风光圈起来,就开始卖门票,看到不收的反而觉得新奇了。
滴水崖,一个小景点
看点在于这座崖壁上常年滴水
滴水很难拍出来,就看看这潮湿的石阶吧
蝙蝠洞景区,门口好多人卖栗子
蝙蝠洞景区还是比较大的,整个游玩过程大概在两小时左右,几乎全程在不停的走,如果要玩的轻松的话,估计安排3-4小时会比较合适。
景区的线路基本就是沿着这条溪流边的山路一直往上走。
这是景区唯一要收费的项目,坐竹筏进景区最深处,20元一个人。
这里快接近景区的最深处了,石头很滑,要注意别摔溪水里。
要借助扶梯才能进去,很狭小,凡是能顺利穿过去的,恭喜你,身材保持的还可以。
天公不做美的仙凤山景区
每次我起个大早,凌晨出发,想拍点云海啊,日出什么的,天公就是不作美,晚上下了点雨。不死心的凌晨四点多起来,驾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仙凤山景区(也不要门票),开到半山我就心凉了大半截了,有雾了,知道白跑这一趟了。
果不其然,到了山顶,白茫茫一片,啥也看不到,而且还非常冷,我一件衬衫加一件外套还是冷,后来躲在这庙里才稍微好点。
可惜了,期待下一次吧
为了让大家看下仙凤山的云海景观,我从网上找了几张,以上照片来着网络。
以上照片来之网络
以上照片来之网络
以上照片来之网络。
周宁和鲤鱼的童话故事——鲤鱼溪
鲤鱼溪(Carp brook),位于周宁县城西五公里处的浦源村中。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流贯村而去,长一华里,宽数米。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鲤鱼溪源自宋代,八百多年的历史沧桑,虽经一次次的战乱、灾荒,鲤鱼在村民的保护下繁衍至今,堪称奇迹。
几百年前,沿岸有两个村不和睦,经常发生械斗,他们的祖宗就想到在溪里养鲤鱼,这样就不怕对方在水里下毒,因为一下毒,鱼就会被毒死,也就知道水不能喝了。渐渐地,整条溪里就有了几千尾、几万尾鲤鱼,就变成了鲤鱼溪。
整个村子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氛,一条溪流贯穿村子而过,鲤鱼就常年生活在这溪水之中。
红色的鲤鱼最为惹眼,水上漂浮的是游客抛下的食物,由于常年吃喝不愁,这些食物也很难引起鲤鱼的兴趣了。
村边的荷花池,晚上会有灯光秀。
两只悠闲的鸭子,难免让人心生“人不如鸭”的想法。
晚上的鲤鱼溪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
荷花池中的灯光秀,很难想象,在这山村之中,还有如初规模的灯光秀。
荷花池面积很大,一直延伸到镜头的远处。
周宁人家的喜事
这次去周宁,还蹭了一顿喜酒,正好感受一下当地的喜事。
喜事是办在乡下自己家中的,趁着空闲,在他们村上转了转。
这上面椭圆形的是门,确认过,是门,就是不知道这门进出怎么操作啊。
朋友家后面山上
喜气洋洋,平时大家都在外打拼,所以到了节假日,办喜事的特别多,我住的那个酒店就接连办了好几场,以至于电梯里一直遇到新娘和伴娘。
这茶里放糖了, 好像叫甜茶,是他们这里的特色。
菜还是很不错的哦
这猪爪是用中草药熬煮出来的,多吃点,补一补。
这是后来在路上看到别家在办喜事,还真是用轿子抬的,据说媒婆要在前面边走边跳的,有点意思。
尾声
几天的周宁之旅很丰富,很充实,让我对周宁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认识。我随朋友的车返回上海,其他人也会陆续陆续出发去往他们在外打拼的地方,而这个山清水秀的县城,是他们永远魂牵梦绕的故土,而我,相信也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