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篁岭—江湾一线,是在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自驾行走最精华的部分,整个行程可以用门德尔松的名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来形容,余音绕梁。
《乘着歌声的翅膀》原为德国诗人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856年)所作的一首诗(德文:Auf Flgeln des Gesanges),因门德尔松为其谱了曲(Op. 34, No. 2)而广为传播。其旋律舒缓、温柔、甜蜜。
这是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发出的潺潺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 曲中不时出现的下行大跳音程,生动地渲染了这美丽动人的情景。
而我在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之旅,恰恰如同追随着一曲优美的旋律,并且就是门德尔松的这首最适合。
路边进入眼帘的,是秋天但仍然明黄葱绿的景色,但是秋天以来,农家们晒秋炫耀一年的光景和收获。
登山遭遇的,是清爽的山雾和淅淅沥沥的山雨,但小心走路,你会被突然呈现又突然被隐藏的人间仙境所震撼。
盼望天晴些,能有更美的天光可以让我的相机以最大的光圈将这个时光和地点的交汇的美景所永远得让我的眼睛收获。
不抱怨天气,因为日日是好日,时时都是人生最美的体验。
这条乘着歌声的翅膀之路主要是在江西和安徽的边界行进,分为三段:1、三清山机场—2个小时—三清山景区,夜宿景区;2、三青山一日游;三清山——夜宿篁岭村落;3、篁岭村落半日游+江湾半日游;夜宿悦麓开元观堂;4、三清山机场。
第一段:三清山美景画中游……装备是全,但是因为天气不可测,基本上是在雨中领略美好的风光...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
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快体单元内。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属花岗岩构造侵蚀为主的中山地形。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m 。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三清山有数条环线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力情况游走,推荐小环线+栈道,不做导游,仅从游客角度感觉...
信步登山,其实要先坐东线的缆车上山,只能在烟雨朦胧中欣赏。。。
巨蟒出山位于南清园北部,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上有数道横断裂痕,但经过亿万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顶部扁平,颈部稍细,最细处直径约7米,状极突兀,形似一硕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腾空而去。
继续前行,在雨中,所幸山风不大,有清凉畅快之感,也有狼狈不堪之实
随着无人机高度的提升,三清山诸峰的英姿真容暴露在我们的眼前
突然又是一阵清风,消散了种种迷雾,三清山的胜景美景全部让人倾倒
驾车两个小时多,到达篁岭,这座美丽的小村庄。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晒秋
乡村晾晒农作物是一种常见的农俗现象,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区都有。
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极少,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
每年春天,婺源的油菜花海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油菜花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特色景观,曾获得“中国十大花海”、“中国美丽田园”等殊荣。
篁岭的水墨梯田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三月,篁岭油菜花海进入最佳观赏期。现在当然不是油菜花的季节,先发张官图
花溪水街高低错落布置有酒吧、咖啡、甜品、茶舍、香道馆等休闲业态。水街布满水雾装置,清凉避暑,坡面上沿街布置了石磨、水碓、悬浮怪屋等景观。
其实小街走走看看各类酒吧、民俗、美食,也是治愈系极幸福的!
夜宿葟岭,走在青苔斑驳,雨水沁润得光彩照人的石板路上,颇有百年之思
再下一站是江湾,从篁岭到江湾其实不远。江湾景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境内东北部,面积27.4平方公里,200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距婺源县城28公里,距风景名胜区黄山96公里,离景婺黄高速公路道口1公里。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中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
江湾始建于隋末唐初,最初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后改称江湾。
自宋至清,江湾养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卷选入《四库全书》。 2001年5月30日,江***亲临江湾视察(你懂的)。 江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2001年6月20日,江湾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萧江宗祠 又名永思祠,座落在婺源县江湾镇占坑村,距婺源县城32公里,江湾约2公里。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1587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4年(民国十三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拆毁。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2003年9月,第三次重建。该祠尽显王室气派,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进。前院为宽敞花园,设有青石护栏半月形莲花池,内养红鲤鱼、草鱼、军鱼等多种鱼类;前堂为五凤楼、九脊顶、午朝门、月楼,梁材檐椽巧饰雕琢、画面生动、形态逼真;中堂粗梁大柱,鼓式石础,石阶、石栏、月台各具特色,匾额楹联措词秀丽、授意深长;后堂高于前堂,有楼阁安放灵牌。
北斗七星井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景区内,北斗七星井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中国风水学最高原则,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形系。北宋初年,南唐国师何令通遭贬来到江湾灵山隐居,与萧江六世祖江文采交往甚笃,便指引萧江氏族人由旃坑迁居风水宝地云湾(现为江湾)。萧江先祖在他的指引下,利用风水学的最高原理,对江湾的水系环境、建筑布局、街衢走向,山脉走势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族人自迁云湾后人丁日益兴旺、科第举发,其中村内的北斗七星井便是国师运用风水学的典范。 中国古代的四个方位分别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而江湾的地势是玄武(后龙山)偏低,朱雀(对面攸山)偏高,朱雀属火,也就是说南方火势较旺,是一个较为不利的地形。当时何令通便想出在村中挖七口井,并按北斗七星状分布,以七井之水镇住攸山火势。而北斗七星分布又是呈勺子状的,从此,村内即有了充足水源又有了舀水的勺子,攸山之火自然就被镇住了。
江永纪念馆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江湾北门街58号处,江永纪念馆经过整修,于2002年5月对外开馆。馆内分为中堂、客厅(受经堂)、弄丸斋、堂前4个部分,分别对江永的生平事迹、一生主要著作、业绩进行展柜、展牌、实物展出。江永纪念馆成为江西省第一家乡镇办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为了纪念江永,这位江湾出的一代积学宿儒,江湾镇政府出重金买下民居加私塾式的徽派建筑———德庆堂。该建筑与江永的故居同属一个时期的清代建筑,外观是两幢结构完全一致的并立宅第,实际是一户人家。宅前辟有一处院墙间隔成小院落,其地面用青色鹅卵石砌成图表。两屋正面门罩均嵌有古朴砖雕构件。东西两宅内厅厢房窗棂及雀替斗拱均由精美的木雕相嵌而成。西单元的三开间曾被主人辟作私塾,延请师尊授教子女读书。正是由于其有私塾的房间结构,最终选定其作为江永纪念馆。
后来路过了一段摆放萧江家历代名人雕像的小径,一直走到江上青先生的雕像前,江湾之旅才告一段落,真乃:
千古世家,人才辈出,青山绿水,泽被后人!
后续还有酒店和美食之旅,就暂时另外再写吧!照片限制来了......